变阻器 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04-02 11:10:30
变阻器 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变阻器 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变阻器 教学反思1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要求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突出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形成科技素质的重要作用;注重科学探究,提倡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这种教学理念在教授“变阻器”这个内容时,我就充分注意到应该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开展实验探究,从自身的实验探究中寻找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

滑动变阻器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本电学元件,重点在于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熟悉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应该按照人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的一步步认识。教学的手段&方法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学生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能力培养方面,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下面列举教学中具有意义的几点:

1、在教学的引入中,新的物理课程却是要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所以引入的视频是一位歌星的演唱会片断,这样的引入对学生来讲是非常具有兴趣的,再联系到生活中天天都能看到的调光台灯,所以更加激发学生想了解调光台灯的原理的热情度,同时拉近了课程与生活的距离。在教学中先充分调动血色和那个的学习热情,是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这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义务和责任。

2、在引导学生探究变阻器原理的实验中,教师本人给每一小组的学生准备了一块自制钉有电阻丝的木板,学生可以根据这块木板上的电阻丝自己独立思考在把电源、电灯、开关接入电路的同时,如何运用电阻丝改变灯的亮度。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电阻与长度有关,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学生能体验自身实验探究成功的快乐的同时确实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在课堂的实验探究中应该充分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学生自己享受成功的快乐是教师所包办不出来的。

3、在教学的最后,教师提出两个学生能自己评价自己的问题(1)今天这堂课你最有兴趣研究的问题的是什么?(2)在今天的实验探究中你最得意的表现是什么?学生在本节课的引入以及两个实验探究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所以提出这两个问题能够体现善于欣赏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自己在学习中的不断进步,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扩展学生的兴趣&自主学习的责任感。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现问题,列举缺点,营造一个活跃合作的课堂气氛,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创造性的学习,自主提高留有充足的空间,帮助学生尝试自己探究感受成功的喜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变阻器 教学反思2

本节课较成功之处有:

1.变阻器是一个很重要的电器元件。在以后的实验和电学计算中都要用到它。由于滑动变阻器不同于一般的电器元件,它有四个接线柱,选用不同的接线柱,它连入电路中的部分就可能不同。因此,“变阻器”一节课的内容,在电学部分以至以后的学习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难度又很大。要突破这一难点,必须使学生真正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通过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将一根较长的镍铬合金电阻线AB、小灯泡、电源、开关和演示电流表按图所示电路串联起来。其中P是金属夹制成的触头,当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灯逐渐变亮;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小,灯逐渐变暗。这样学生轻松的就能认识到变阻器的原理

2.这节课的难点是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由于有四个接线柱,接入不同接线柱,所起的作用不同,学生特别容易混淆。因此我采用先在黑板上画好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先分析六种接法。并将其分类。

经学生讨论先分为两类:滑片移动不起作用的①②;滑片移动起作用的③④⑤⑥,在进一步讨论滑片移动方向作用不同又可分为两类:③④;⑤⑥。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在通过实验验证就能很好的掌握好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很好的突破难点。

3.依照新课改的精神,不局限于课本,将课外的一些知识引入课堂,如:插入式电阻箱的使用与读数。

4.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入,又用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结束,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理念。

本节课不足之处有:

1.在讲接法时,在黑板上画图浪费了大量时间,如果能制成课件进行多媒体展示,同时加上实物演示,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形象直观,学生更易理解。

2.练习太少,不能使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

变阻器 教学反思3

滑动变阻电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仪器,所以我把它作为专题复习的一个内容,单独拿出来进行一节课的复习。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是从四个方面来复习滑动变阻器的:一是滑动变阻器的基本知识,既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原理、铭牌的含义、电阻丝的特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二是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的影响,包括串联和并联时,调节滑片能引起哪些相关物理量的改变。三是实验中的滑动变阻器,分为两种实验,一种是滑动变阻器在其中起分压作用的实验,有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定值电阻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第二种是起改变电流作用的实验,焦耳定律实验,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四是生活中的滑动变阻器,让学生举例说出。在第二和第三部分分别选配了适量的巩固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己觉得在课的设计上还是比较成熟,应该能是很好的一节课,但在实际上课时,却和设想的不一样,可以说,不算一节很成功的复习课。有些地方可能是启发引导的不够,很多地方学生对本该知道的东西都说不出来,或说不到位,有的问题解释好几遍还有学生不明白,一直问个不停,在时间上,就显得不是很充分,最后没有练习的时间了。还有,在各部分之间过渡的不够自然,流畅,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得加强锻炼。通过不断的反思,我想我的教学水平一定还会有不断的提高。

变阻器 教学反思4

一个仪器,讲清它的构造、原理、作用并不十分困难。怎样使学生在较短时间里,由感性的肤浅认识──到理性的理解──再到熟练得使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受到启发。我认为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让学生感觉知识离自己并不远,努力思考就能想出好办法,设计会更加合理。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改进,印象会更深,应用起来会更亲切、更熟练。

本节课通过给学生实验器材,让学生猜想分组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出变阻器改变电阻 ……此处隐藏7068个字……演示灯泡的发光情况。

启发学生。

学生:连一个电阻。

〖师如果想让灯泡的亮度不断变化,该如何办呢?

学生:连一个阻值可以变化的电阻。

【视频1】演示滑动变阻器在声音、亮度等方面的控制。它是如何改变阻值大小的?它的原理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学习阻值可以发生变化的装置──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变阻器及其构造(10min)

1.变阻器:电阻大小可以发生变化的装置。

2.变阻器的原理

【问题】(1)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有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

(2)利用这些因素如何改变电阻的大小呢?

(3)靠改变哪个因素改变电阻容易一些呢?

【结论】靠改变长度改变电阻的大小比较容易,其它的因素都比较麻烦。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

用小实验引入情景,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通过讨论认识到改变长度的好处才好,不是教师强加的

3.变阻器的构造

(1)如何改变导体的长度呢?

(2)要增大导线电阻的可调范围,该怎么做?

电阻线必须做得很长。

(3)如何使之小巧、轻便呢?

要将电阻线绕在绝缘瓷管上,并使各线圈间互不接触。

(4)怎样保证不互相接触呢?

电阻丝外面要涂绝缘层。

(5)滑片滑动时又如何保证滑片与电阻丝接触呢?

把滑片与电阻丝接触地方的绝缘皮擦掉。

【观察】大家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构造,重点看电阻线的绕法、绝缘皮的是否刮掉,滑片如何与电阻线连接的。

(6)电阻丝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为使变阻器的可调范围变大,导线用电阻丝代替,它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的,这种合金线又叫电阻线。

【结论】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其电阻的

4.变阻器的结构

5.变阻器的铭牌

变阻器滑片上还有一个铭牌,上面写有“50Ω

1.5A”是什么意思呢?“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为了防止烧坏变阻器,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值。

二、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10min)

【提出问题】如何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呢?

【观察分析】

(1)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

(2)哪两个接线柱问题的电阻是不变的?

(3)哪两个接线柱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4)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设计实验】

(1)灯泡应该串联在电路中,还是并联在电路中?

(2)要控制灯泡的亮度,应该接哪两个接线柱?

(3)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滑片应该处于什么位置?

(4)如何设计你的实验电路图?

【实验操作并观察现象】

根据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情况,先判断滑片向哪个方向移动,电路中的电流会增大还是减小,然后再通过实验判断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

(二)电阻箱(6min)

1.分类:旋盘式电阻箱、插入式电阻箱

2.介绍其构造并观察练习读数。

【动画展示】

(三)课外拓展(5min)

【失误中的发现—导电塑料】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日本的一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用常规方法,获得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银灰色薄膜。而按经验,用同样方法得到的应当是聚乙稀黑色粉末。他发觉得奇怪。于是就回过头来检查他的实验过程有没有差错,结果发现添加的催化剂规定数量多出了1000多倍。但是,测试结果显示这种产物确实是聚乙稀塑料,并且它能够导电。就这样,导电塑料在这次意外的操作中诞生了。

导电塑料兼具塑料和金属的优点,密度比金属小得多,不需要冶炼,也不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加工,而制取导电塑料的资源也十分丰富,造价低廉。因此,导电塑料的出现,将会给21世纪的材料科学带来新的生机。

三、练习(略)

学生思考、交流、探究

初步学会观察、分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观察学生练习画符号图

带着问题观察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回答、讨论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读数练习

学生练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思维和问题意识

有目的的观察会大大提高观察效果

由实物图到符号,体现了建立模型的思想

培养任何装置都有使用限度的意识

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小节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能改变电阻大小和装置──滑动变阻器,它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导体的长度改变电阻大小的,其构造是把较长的电阻丝绕在瓷筒上以减小电阻丝所占的空间,电阻丝都涂上绝缘漆,在滑片与电阻丝接触的地方,将绝缘漆刮去,使滑片与电阻丝接触良好。

变阻器也有规格,我们使用时也不能超出其规格使用,所以使用前要观察滑动变阻器的铭牌。

实际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只需要两个接线柱即可,一般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开关闭合前,变阻器在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以保护电路不至于电流过大。

作业

P21 1T、2T

教学流程板书设计

第三节:电阻(2)──变阻器

一、变阻器:能够改变电阻大小的装置

二、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构造:电阻丝绕成的线圈、绝缘管、金属棒、滑片

3.电路图中的符号

4.滑动变阻器的铭牌

三、探究: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问题:

观察:

实验电路图:

实验结论:

课后反思

该课是继上节课后的第2个课时,主要讲变阻器,由于学生对变阻器不熟悉,所以我发了一些变阻器让学生观察,发现再让他们回答相关问题时,比光看书回答问题效果好得多。

该实验不难做,主要是让学生连好变阻器,在电路比较完全的情况下(二节干电池、一个2.5V灯泡),完全可以放手发动学生,不必但心烧坏灯泡的问题,就是学生连接错误也有自己更正的机会,这样就能真正实现让学生在探索中提高、在疑问中进步。

电阻箱的知识用多媒体播放效果较好,特别是练习读数,它是许多读数的基础,多练习一下是比较好的,学生在此出现的问题并不多,相反,他们的学生兴趣还非常容易激发。

《变阻器 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